分頁: 2/2 第一頁 上頁 1 2 最後頁 [ 顯示模式: 摘要 | 清單 ]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孩子頂天立地,高人一等,是現代父母共同的心聲。怎樣才能讓孩子長得又高又健康呢?以醫學的觀點而言,人體的成長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決定了生長的潛力,而後天的環境因素則決定了生長潛力是否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就拿同樣是華人而言,在美國成長的小孩明顯比在台灣成長的小孩發育好,究其原因,營養與運動習慣影響很大。所以說,只要後天調養得宜,可以彌補先天稟賦的不足。

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當中,有兩個生長高峰期,一是嬰兒期,另一個就是青春發育期。嬰兒期是指0~1歲,這個階段是生長速度最快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的時期,此間孩子生長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幼兒期和兒童期的成長,而兒童期的成長又爲青春期發育奠定基礎。

兒童時期的成長,形體嬌嫩,形氣未充,臟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中醫講求「中庸之道, 陰陽平衡」,根據不同的體質,調養的重點也不同。一般而言,兒童時期的調養以調理脾胃為主,消化吸收的功能好,攝入的營養物質能充分利用,身體的機能才會健全。然而在調理脾胃的同時,也要從小孩的體質著眼,才不會進補反而傷身。


台灣中醫網 文/簡正倫醫師

中醫內科

[不指定 2012/03/22 15:23 | by henry ]
中醫內科學主要以病因為依據,分為外感疾病和內傷雜病兩大類:
外感疾病:傷寒六經病證,瘟病衛氣營血病證、三焦病證。
內傷雜病:臟腑經絡病證、氣血津液病證。
此外還有病機分類、臟腑分類。本書是在病因分類的基礎上,力足臟腑分類,把外感疾病和內傷雜病分為七大類:肺系病證、心系病證、脾胃系病證、肝膽系病證、腎系病證、氣血津液病證、肢體經絡病證。主要以病因、病機、病理產物、病位元、主症、特徵為依據,但大部分是以臨床症狀和體征來命名。
中醫內科學常用治法有:解表法、清熱法、攻下法、和解法、溫裏法、補益法、消導法、理氣法、理血法、固澀法、開竅法、鎮痙法。
中醫內科的常用治法,有時可單獨運用,有時互相配合運用。單獨運用某一治法,多是針對病情發展的某一階段或某些突出證候所採取的措施,往往很難適應病情的錯綜複雜,所以通常是數法配合使用,如汗下並用、溫清並用、攻補並用、消補並用、清熱開竅並用、開竅鎮痙並用、溫裏固澀並用等。

中醫內科學是以中醫理論闡述內科疾病的病因病機、證候特徵、辨證論治及預防、康復、調攝規律的一門臨床學科。中醫內科學既是一門臨床學科,又是學習和研究中醫其它臨床學科的基礎,為中醫學的一門主幹學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學科地位。

中醫內科疾病辨證論治綱要
  治療學是研究疾病的治療原則、治療方法和手段的—門實用學科。中醫內科治療原則是在辨證論治精神指導下制定的,對疾病的治療立法、處方用藥有指導意義。中醫內科治療方法則從屬於治療原則,是在其指導下制定的對某一疾病的治療大法和對某一證候的具體治法。
  (一)辨證原則
  1.全面分析病情:確保辨證準確
  2.掌握病機特點:有利各種不同病證的鑑別
  3.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二)中醫內科治療原則
  1.調節整體平衡:去其有餘,補其不足
  2.審證求機: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3.明辨標本緩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兼治
  4.把握動態變化:分階段治療
  5.異法方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6.據證因勢利導:順其病勢,就近去邪
  7.先期治療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8.重視調攝護理:飲食、生活、精神、服藥
  (三)常用治法
  解表法、清熱法、攻下法、和解法、溫里法、補益法、消導法、理氣法、理血法、固澀法、開竅法、鎮痙法。
  中醫內科的常用治法,有時可單獨運用,有時互相配合運用。單獨運用某一治法,多是針對病情發展的某一階段或某些突出證候所採取的措施,往往很難適應病情的錯綜複雜,所以通常是數法配合使用,如汗下並用、溫清並用、攻補並用、消補並用、清熱開竅並用、開竅鎮痙並用、溫裡固澀並用等。

安美中醫耳穴診斷治療-中醫埋線減重、過敏性體質療法、中醫婦科調養、中醫豐胸、中醫轉骨、中醫內科

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北路322號

電話:02-89851238

http://cure.we-seo.net

Tags:
分頁: 2/2 第一頁 上頁 1 2 最後頁 [ 顯示模式: 摘要 | 清單 ]